青年應有什么樣的黨史觀
作者 : 劉焱華
單位 : 建安公司
上稿時間 : 2021-04-21
體裁 :
關注 :
青年應有什么樣的黨史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我們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既是黨組織和黨員的必修課,也是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必修課。青年作為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和最革命、最具活力、最具生氣、最具影響的力量和生力軍,理當切實遵循我們黨認識和把握歷史的唯物史觀,積極融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黨史學習教育,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行動展示當代青年的擔當和作為。
一、應把青年發展史融入黨史學習重要內容
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自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發生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即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以來,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實踐充分證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與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脈相承,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人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這與廣大青年的努力和奮斗是分不開的。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和最革命、最具活力、最具生氣、最具影響的力量和生力軍,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新時代中國青年只有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高舉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才能真正做到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和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二、應把歷史唯物史觀貫穿黨史學習全過程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一是1945年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二是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學習黨史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根本遵循。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熱衷傳播八卦軼聞,對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樂道等等。這些些錯誤傾向,都應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引起高度警惕。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這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也是我們黨對待歷史的黨史觀,即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黨史學習教育動員講話中所強調的“三個要”:一要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二要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三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三、如何用黨史凝聚新時代青年力量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青年一代的精神狀態、理想信念與綜合素質如何,關乎黨和國家能否實現薪火相傳、后繼有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高度重視青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特殊地位與重要作用,對青年成長成才寄予信任與厚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要通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這表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我們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僅是黨組織和黨員的必修課,同時也是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必修課。只有學好黨的歷史,才能更好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用黨史凝聚青年力量,才能更好的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一)要用黨史引領青年堅定信仰跟黨走。新時代的青年成長于和平年代,在黨的歷史事件與人物面前,面臨著“有形的”全新體驗與“無形的”全新挑戰?!坝行巍痹谟邳h史學習教育的途徑與形式隨著互聯網發展和社交平臺等史知識輸出平臺的出現日趨多樣化,讓黨史教育“活”了起來;“無形”是指在各類思想紛爭中歷史虛無主義與泛娛樂化等思潮時常以不同的方式潛入其中,以致人為地將歷史變成了虛無歷史和娛樂歷史。只有引領青年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才能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奮斗歷程,切實了解我黨是如何在困難中奮斗出來和戰勝千難萬險取得革命勝利的,又是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只有引領青年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才能從中汲取開拓前行的精神力量,明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一場需要數代中華兒女接力的漫漫征程。從而引領其堅定信仰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要用黨史引領青年賡續精神血脈。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在引領青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將精神譜系的深刻內涵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出來,使之成為砥礪青年前行的強大力量;要用黨史引領青年學習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成就和經驗,了解該歷程中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要凝練和解讀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把握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將自我置身于百年黨史的演進之中,學會以系統和辯證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與理論成果的邏輯關聯,洞察其發展的脈絡與前因后果;要引領青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接受精神洗禮,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學以正心、學以致用、學以創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譜寫人生的華章。
(三)要用黨史引領青年提升學習能力。要堅持與時俱進地在網上與網下相結合上下功夫?;ヂ摼W空間作為新時代青年聚集的重要場域,對于其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群體中全面開展、多點突破,就必須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打破時空的限制。要在學習內容的有效供給上花力氣。要給予青年更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權,提供更為高效和高質量的自主教育,創建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與欄目并充分運用,讓黨課、微視頻、圖文、音頻等傳播技術和手段給黨史教育插上“云翅膀”;要加強網絡實時互動與交流,設置“知識自測”等反饋環節,利用大數據動態呈現團隊及個人的學習狀態。要在夯實傳統教育陣地上做文章。推動黨史教育與青年講堂和紅色基地等相融合,打造黨史教育“雙課堂”,達到1+1>2的效果。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高質量引領青年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這門必修課修好,解決好適應新時代的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
(四)要用黨史引領青年傳承好初心使命。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依托革命遺址、博物館、紀念館等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開展黨史教育主題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開展;要激勵青年從“有字”之處開始學習黨史,不斷向書本和歷史求教,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自身的成長;要引導青年讀好“社會”與“實踐”的“無字之書”,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鼓勵其立足自身崗位有所作為;要引領廣大青年通過學習黨的科學發展史認識當代中國與外部世界,認清自我的歷史定位,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各種錯誤思潮與觀點面前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要教育引領青年深刻認識我們黨的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聽黨話、跟黨走,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要用黨史引領青年堅守好理想夢想。要知道: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會唾手可得,都需要經過不懈努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好黨史,繼續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既是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內在要求,也是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明白:奮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是奮斗的本錢,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有理想、人生才有高度,有實踐、人生才有厚度;青春不是用來揮霍的、而是用來珍惜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實現我們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有源源不斷的力量。要牢記: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廣大青年只有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總之,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廣大青年只有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這一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認真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積極融入黨史學習教育,不斷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鞭策自己,方能真正做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放飛青春夢想和書寫人生華章,進而為我們黨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做出新貢獻。